中公公益岗

导航

公益性岗位行测模拟题(1.22):阅读理解

位置: 公益性岗位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职业能力测验 >

1.答案: C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根据结构层次可知材料是“提出论点—举例说明”的总—分结构,首句即提出论点,第二句例证这一论点。C项与首句意思一致。A项概括太过宽泛。B项缺少“欧洲”这一范围,不够准确。D项的描述与论点相比又太过具体。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

从文段第一句“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可以知道,A项与文段的意思相符。B项偷换了主体,把“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偷换成“科普作者”,C、D两项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选A项。

3.答案: C

解析:

文段论述的观点是,解决社会问题不能只强调法律或立法,A项中“执法”无中生有,B项中“道德”无中生有,D作者批判的是过于看重,而不是必要条件。

4.答案: B

解析:

文中指出“权力之所以不受制约是因为拥有权力者不愿意被制约”,B项表述与此相符,故本题答案为B。A项无中生有,C项表述绝对,D项表述有误,均排除。

5.答案: A

解析:

据提问可知该题为细节判断题。

阅读材料可知,清洁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所以A选项错误;B、C、D选项均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公益性岗位行测题(1.19):逻辑填空

公益性岗位行测题(1.19):数量关系

公益岗考试每日一练(1.19)

想查看公益岗习题公益岗复习资料,请关注中公公益岗考试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