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公益岗

导航

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26):政治

位置: 公益性岗位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公共基础知识 >

1.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马克思意识本质论述的理解。“观念的东西”指“意识”,“移入人脑”指的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是头脑中产生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则表明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才能进行改造。故正确答案为C、D项。

2.答案: C

解析:

教条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 D

解析: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从哲学角度来看,肖伯纳和周国平观点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

宗教与哲学都是人类文化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

题干指出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是量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引起严重事故。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