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9年公益性岗位考试已经开始,为了让考生更好的备战2019公益性岗位申论考试,中公教育公益性岗位考试网小编为考生不间断的准备了申论模拟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备考。
更多招考信息,请扫码添加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群

归纳概括是申论的基础题型,逢考必出,特别是市地级考试对归纳概括更是情有独钟。归纳概括能力的基础性体现在与各个题型的关系上,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题一般有要求我们归纳概括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常规型和争议型)、现状、问题、原因、影响。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归纳概括的也就是构成申论材料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在归纳概括中还会经常看到准确、全面等词汇,那么这些词汇有何用处呢?又该如何理解呢?
一、归纳概括常见要求
1、准确:即要凸显材料的原词原意,尽可能体现材料的关键词。一方面要达到表达上的准确,即题干问什么,考生答什么;另一方面要体现材料关键词的原意。
2、全面:即尽可能做到不缺点、不漏点;
3、条理清晰:总体来说归纳概括的整体结构要呈现出总分的结构,即总括句+分点描述的形式表现出来。
4、综合概括:即要求考生能把握要点的核心并将之提炼出来,这是19年国考后一种较为新颖的趋势。
二、如何做到这些要求
(一)如何做到准确
准确要达到答案呈现的词句符合原文的基本含义,不要有过多的变形。在考试当中很多考生会自己用自身话语进行概括,这就造成了语言不符合材料的现象,最终取得不是很理想的分数。因此,在作答归纳概括中一定要尽可能用材料原词,即使不能原词,也要争取做到原意表达,拿到更好的分数。
(二)如何做到全面
答案作答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好词句段阅读法的相关知识,准确把握住词句段阅读中比较重要一些词、句的形式。比如问题词、原因词、影响词等等,又如观点句、划线句、首尾句等等、只有将词句段阅读法掌握扎实,在此基础上仔细审题,明确设问,建立起题干和材料的有效联系,为实现全面打下基础。
(三)如何做到条理清晰
条理清晰第一点就要做到分点分条作答,而非写出一大块的内容。同时注意归纳概括题型的特殊之处,即要求做到总分的结构。除此以外还要注意题干本身的特点,例如2018年副省级第一题,概括成绩、问题、建议。这一题目已经在题干中进行了分类。或如18年市地第一题,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发展过程。很明显题干要求我们以时间线的方式写出答案。
(四)如何做到综合概括
其实综合概括本质是对材料所找要点的加工。在归纳概括中最为常见以及最为基本的加工方式是高频词加工。何为高频词,即一则或一段材料中出现次数较多(一般是3次以上)的同义词汇。这是国考归纳概括中较为普遍的方式。
当然,归纳概括题型千变万化,但回归本质就是回到材料找准、找全要点。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归纳概括常见要求,实现自身做题能力的进步。
相关推荐:公益性岗位申论模拟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更多公益性岗位考试信息请点击查看: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了解公益性岗位考试时间、公益性岗位招考公告和公益性岗位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