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公益岗

导航

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1.29):政治

位置: 公益性岗位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公共基础知识 >

【导语】在公益性岗位的考试当中,公共基础知识所占比重不小,而且包含的知识面很广,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大家在复习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的时候,要做大量的习题,丰富知识面,所以中公公益岗考试网为大家实时更新练习题,供大家参考、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加速备考。

点击加入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群 271506480 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搜索:gygoffcn 及时关注公益岗考试信息

2018公益岗考试资讯 你想了解的这里都有|备考资料大全|模拟试题

1.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 )举行。

A.韩国首尔

B.柬埔寨

C.巴西福塔莱萨

D.新加坡

2.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题目的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

A.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C.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

D.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4.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的错误在于( )。

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肯定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5.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

A.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B.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答案就在下一页

相关推荐